身上如果出現線狀、緩慢延伸、奇癢無比的紅疹,可能是幼蟲移行症。台灣本土傳播的幼蟲移行症案例並不多,多數病人都是出國遊玩被感染。根據筆者的臨床經驗,國內案例多半是到東南亞旅遊時赤腳在沙灘上行走所致。
有時後病人從國外渡假回來會發現足部或臀部出現很癢的線狀丘疹,這些丘疹往往非常曲折,不像其他常見的皮疹。有經驗的醫師看到大概就會立刻知道這是大名鼎鼎的「幼蟲移行症」。
幼蟲移行症的原因
- 常見的種類包括感染貓狗的巴西鉤蟲(Ancylostoma braziliense)與犬鉤蟲(Ancylostoma caninum)兩種。
- 此外還包括感染歐洲狗狗的Uncinaria stenocephala與感染牛的Bunostomum phlebotomum。
- 感染人類的鉤蟲十二指腸鉤蟲(Ancylostoma duodenale)與美洲鉤蟲(Necator americanus)相較之下很少出現這種病灶,但偶爾會遇到零星案例。
- 鉤蟲以外的棘頷口線蟲(Gnathostoma spinigerum)也報告過幼蟲移行症,
- 其他少見的鉤蟲(Ancylostoma spp.),也曾報告過幼蟲移行症(2)。但因臨床甚少見,相關考試也不會考。
如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圖示(1),引發幼蟲移行症的巴西鉤蟲與犬鉤蟲都要在貓狗身上才能完成生活史,在人身上頂多以幼蟲狀態爬行幾週就會自然死亡,因此人只能算是保蚴宿主,不會被長期感染。
犬鉤蟲(左)與巴西鉤蟲(右)(Adapted from wikipedia)
根據筆者的臨床經驗,國內案例極少是在台灣國內被傳染,多半是到東南亞的海邊赤腳走路或是穿泳衣坐在沙灘上被感染,因為只有這種時候才會讓皮膚直接接觸到沙土中的蟲卵。其中又以到泰國的南部海邊(例如普吉島)旅遊的案例最多。除此之外,去所有熱帶國家(亞洲、非洲、中南美洲/加勒比海)的海邊都曾有案例報告。
泰國的暹羅灣沿岸,溫度高且野生/野化動物很多,是幼蟲移行症盛行的熱點。 |
幼蟲移行症的特徵
棘頷口線蟲的病灶跟鉤蟲們類似,但移動速度稍快,每小時大約移動一公分。(4)
幼蟲引起較強的發炎反應時,有時可能形成水泡。 |
長在足部側邊的幼蟲移行症,病人由於穿著涼鞋,足底沒有被感染,但側邊仍被沙土沾汙而被感染。 |
幼蟲移行症的病程
大部分的病人都是在接觸幼蟲1-5天後發病,當然也有更晚發病的,不過基本上不會超過一個月。由於國內的病人到東南亞旅遊大多是5-7天的短期旅遊,因此多數的病人都在回國不久後跑出皮疹,也有少數人在國外就出現症狀。(4)
雖然曾有感染長達兩年的罕見案例被報告過,大部分的巴西/犬鉤蟲幼蟲在不治療的狀態下只能在體內存活5-6週就會自然死亡,病人會自然痊癒。但病程長短在不同病人身上差異很大,範圍從2到14週均有可能。(4)
幼蟲移行症的診斷
幼蟲移行症的治療
1. 口服albendazole或mebendazole
最有效的選擇是使用口服albendazole,成人與兩歲以上幼童只需口服單次400mg(一顆)就可以完治,兩歲以下則建議減半為200mg(半顆)。(1, 2, 6, 7)有些病人經過口服藥治療後不一定能完治,要考慮加上液態氮冷凍。(3)由於albendazole在國內尚未取得藥證正式上市,目前均須向疾病管制署申請才可拿到藥品,相關流程可參酌疾病管制署的網頁,相對較麻煩。(6)平常用來驅除蟯蟲的mebendazole也可以使用,大人與小孩服用100mg(一顆)即可,是不錯的替代藥品。(3)2. 外用albendazole或thiabendazole
在國外albendazole有出10%油膏劑型,以便用外用給藥(1, 4, 8),也可使用外用的thiabendazole(4),在嬰幼兒是不錯的選擇。(8)但兩者在台灣都只有動物用藥。3. 口服ivermectin(絲每妥,Stromectol)
如果取得上述藥品有困難,也可以使用口服的ivermectin,超過15公斤的人才可服用,只要一次就可完治。劑量上超過15公斤者每次一顆,超過30公斤者每次2顆,超過45公斤者每次3顆...以此類推,每增加15公斤則增加一顆。這是一種安全而有效的藥物,只是目前藥商還沒有申請幼蟲移行症的適應症。(1, 4)Ivermectin(絲每妥,Stromectol)在台灣國內預計2018年8-9月之後會拿到藥證可正式上市,之後會比較容易取得。4. 液態氮(liquid nitrogen)
如果完全不可能使用口服或外用藥,可考慮液態氮冷凍治療。由於液態氮的冷凍效果可以深及皮下組織,適當使用下可以凍死皮膚內的蟲體。對於某些不適合使用口服藥的病人(例如懷孕婦女)也是不錯的治療方法。(9)幼蟲移行症的預防
參考資料
- https://www.cdc.gov/parasites/zoonotichookworm/biology.html
- https://wwwnc.cdc.gov/travel/yellowbook/2018/infectious-diseases-related-to-travel/cutaneous-larva-migrans (美國CDC網頁)
- https://www.dermnetnz.org/topics/cutaneous-larva-migrans/
- 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8th Edition, p. 2550-2560
- 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 2013 May;23(5):319-21. doi: 05.2013/JCPSP.319321. Use of liquid nitrogen and albendazole in successfully treating cutaneous larva migrans.
- https://www.cdc.gov.tw/professional/info.aspx?treeid=beac9c103df952c4&nowtreeid=4621843cfaef5b69&tid=A098D1AA70C52241 (台灣疾管署網頁)
- http://www.who.int/elena/titles/guidance_summaries/deworming-children/en/(WHO網頁)
- Enferm Infecc Microbiol Clin. 2018 Jun 12. pii: S0213-005X(18)30188-5. doi: 10.1016/j.eimc.2018.05.001. [Epub ahead of print] Efficacy of albendazole ointment on cutaneous larva migrans in a 2 years child.
- Dermatol Online J. 2015 Jan 15;21(1). pii: 13030/qt18q8t7gz. A case of cutaneous larva migrans presenting in a pregnant pa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