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29, 2016

哪些皮膚外用藥應該泡過水再擦?

皮膚泡過水再使用水溶性的外用藥(生髮水或角質溶解劑),吸收效果較佳;但對脂溶性的藥物(類固醇)幫助不大。


皮膚科外用藥的使用有很多技巧,因為這些藥不像口服藥吞下就好。從塗抹厚度到皮膚狀況都會影響療效。外用藥的吸收量是很微量的,往往被吸收的比例只有總塗抹量的百分之一,再七除八扣就所剩無幾。但因為外用藥的副作用極低,醫學界對外用藥的熱情一直不曾稍減,也一直在研發能提升外用藥療效的方法。

其中一個很能增加療效的方法就是讓皮膚泡過水再擦藥。

這個說法也產生不少都市傳說,包括傳說某人洗完頭直接擦落建生髮水,結果開車開到一半低血壓就撞車死了(參1)。筆者在國泰皮膚科則建議病人洗完頭把頭髮用毛巾擦乾(不用吹)就可以擦生髮水,常常就遭到病人的挑戰。過去台大的老師們則說洗完澡擦類固醇藥膏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療效較好。治疣液(Duofilm)的廠商則直接在仿單上寫應該在洗澡後點藥.....。


這些說法是真是假,都需要研究來證實。今天筆者就來跟大家整理目前文獻中對於『皮膚泡過水再擦藥』的結論,有一些還真的跟我們原本猜想的不太一樣。

皮膚泡水再擦藥的濫觴


異位性皮膚炎、錢幣狀濕疹、慢性手部濕疹、掌趾(手腳掌)乾癬、缺脂性濕疹這類慢性皮膚病向來很難治療,有時就算用到最強力的外用類固醇都不一定能治療。因此大約2005年時,有人就找了二十八位上述疾病的病人,讓他們擦藥之前先把患部泡水20分鐘。結果發現這些人的治療效果不錯,大部分的病都可以接受這種做法。(參2)

此後,很多醫師都會建議病人泡澡完再擦藥,效果較好。這樣做也合乎大部分人的邏輯,本來就是洗完澡再擦藥,不然藥就被洗掉了,也不能寄望有太大效果。

不過,這個研究雖然登在很好的期刊(Archieve of Dermatology),以目前實證醫學的角度看來卻疑點重重。這個實驗沒有對照組可比較,或許那些病人不泡水擦藥就有很好的效果。此外把各種不同皮膚病的病人混在一起也不太理想,因為每個病的特性其實不太相同,因此後來就有了其他的研究。

異位性皮膚炎:後續研究顯示擦類固醇(steroid)時皮膚的乾濕不影響效果。


由於2005年那篇實在非常籠統,因此2016年就有一個研究很認真地規劃了22人的實驗組與23人的對照組來討論擦藥前泡水對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的影響,結果顯示皮膚泡水與否不影響治療成效,打臉了過去的論點(參3)。

不過就如同先前所述,皮膚科醫師們本來就會建議病人洗完澡再擦藥。因此如果病人要這麼做,也沒有不好的理由。但如果擦藥前泡水20分鐘會造成病人困擾(不是每個人家都有大浴缸),就
不必建議病人這麼做。


雄性禿:minoxidil生髮水擦在濕的頭皮比較好


過去minoxidil(落建)的說明書都寫明要把生髮水擦在乾的頭皮上,但對此用法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一直沒有提出一個最適當的做法。目前最新的觀念則認為頭皮微濕的情況下使用會更好。雖然這是拿老鼠的皮膚做的實驗,但弄濕後只用毛巾擦乾(towel-dried skin)的皮膚吸收效果會達到乾燥皮膚的五倍,具有明顯的統計差異(參4)。

由於目前生髮水的使用上都認為高濃度的效果較佳,這個結論也意味著洗完頭,把頭髮用毛巾擦乾後直接擦生髮水的效果會比較好。安全性方面,雖然造成低血壓的傳言一直存在,但如果到pubmed上查minoxidil, topical,  hypotension(低血壓)等關鍵字,所有查到的都是不慎食入造成的報告。外用造成低血壓的報告目前還是付之闕如。

病毒疣或雞眼:角質溶解劑(salicylic acid & lactic acid)應該泡完水再使用


雖然這部分沒有臨床研究去做比較,但有認真泡完水再用的病人確實效果較好。此外接觸過角質溶解劑的皮膚一旦變白之後,一碰水就會更加鬆脫,也會比較好修剪。因此依照筆者的臨床經驗,腳底的疣最好是洗完澡後(最好再加泡五分鐘熱水)再來點藥,效果明顯較好。也因此這類藥品的仿單與台大皮膚部的衛教單也都建議『使用前先將疣(雞眼)之部位浸泡於熱水至少五分鐘,然後用乾毛巾擦乾。』(參5)

為何會有吸收效果的差異?


上面的三個例子顯示皮膚泡完水擦類固醇似乎幫助有限,但擦minoxidil與水楊酸、乳酸卻可增進效果。筆者個人認為這種差異是跟藥物的水溶性與脂溶性有關。皮膚泡完水後效果增加的藥物(minoxidil生髮水與salicylic acid & lactic acid角質溶解劑)都是水溶性的。當角質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時,確實可以減少這類藥物結晶、增加溶解到角質層的總量;沒受影響的藥物(steroid類固醇)則是脂溶性的,就跟角質層中的水含量沒有太大的關係。

那麼要如何知道外用藥是水溶性還是脂溶性的呢?最理想的方式當然是直接上wikipedia看一下化學式,但這要高中化學有學好的人才參得透。因此折衷的做法就是看一下外用藥的質地。如果摸起來比較油,多半是脂溶性的。為此筆者也整理了目前皮膚科用藥的水溶性與脂溶性分類,供大家參考。(因藥物繁多、會陸續增加)

水溶性:minoxidil(生髮水)、salicylic acid & lactic acid(水楊酸乳酸/角質溶解劑)、acyclovir(抗皰疹)、clindamycin(青春痘)、fusidic acid(抗生素)、silver sulfadiazine(抗生素/燙傷藥膏)、azole類藥物(抗黴菌)、metronidazole(酒糟用藥)、adapalene(A酸/青春痘)、azelaic acid(杜鵑花酸/青春痘)、benzoyl peroxide(過氧化苯/青春痘)、crotamiton(克羅米通/疥瘡)...

脂溶性:steroid(類固醇)、tacrolimus(普特皮)、mupirocin(抗生素)、benzyl benzoate(
苯甲酸苄酯/疥瘡)...


如果使用這些水溶性的藥物覺得效果還不滿意,或許可以試看看洗完澡再來塗抹這些藥物。

參考資料


1. http://www.alopeciaonline.org.uk/forum/forum_posts.asp?TID=13792&PN=2

2. Arch Dermatol. 2005 Dec;141(12):1556-9.Soak and smear: a standard technique revisited.

3. J Am Acad Dermatol. 2016 May 31. pii: S0190-9622(16)30199-2. doi: 10.1016/j.jaad.2016.04.060.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topical steroid application to wet versus dry skin in children with atopic dermatitis (AD).

4. Dermatol Ther. 2016 Jun 30. doi: 10.1111/dth.12369. Minoxidil topical treatment may be more efficient if applied on damp scalp in comparison with dry scalp.

5. 筆者敬佩的王修含醫師網頁http://skin168.pixnet.net/blog/post/102301789-%E6%B2%BB%E7%96%A3%E6%B6%B2-(duofilm)-%E5%8F%B0%E5%A4%A7%E7%9A%AE%E8%86%9A%E9%83%A8%E8%A1%9B%E6%95%99%E5%96%AE019

Friday, October 21, 2016

嬰兒大量掉髮,怎麼辦?

一個月大的胎兒或三個月大的嬰兒大量掉髮,多半是正常的暫時性胎/嬰兒落髮,只需要觀察就好。   


筆者家中的MINI Coober(迷你哭寶)的頭髮看起來很少就算了,這幾天又出現了新的問題:自從滿三個月之後,每天早上起來,都發現MINI Coober的枕頭上掉滿了頭髮。太太就整天一直唸:『你這個專門看頭髮的,趕快看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唉!這其實是筆者在門診一天到晚都在講的『嬰兒的最後一次大換毛啦!』這是人類毛髮生長的正常現象,真的不要太擔心。

為何貓狗會換毛,人類不會換毛?


人類的頭髮很奇特,不會像大部分動物一樣毛髮的生長週期會同步。養過貓狗的人都知道,貓狗每年在冷熱交替時都會有大約兩次的換毛,這是因為牠們毛髮的生長週期大多同步(synchronized),因此一到換毛期,所有的毛髮都會悉數掉完重長一次。不過人類大部分的時間屬於非同步(asynchronized)的生長週期,因此多半看不到這種換毛的行為。

嬰兒掉髮多半跟換毛行為有關,人類的胎毛大部分會在子宮中換過一次,少數人在出生後一個月才會換第一次


之所以會說『大部分的時間』是非同步生長週期,是因為人類在生命初期還是可以看到這種生長週期同步的現象,也會出現同時掉落(換毛)的狀況。這個現象也有個正式學術名稱,叫做暫時性胎/嬰兒落髮transient neonatal/infant hair loss。

人類在子宮中是有毛的。一般大約14-15週會胚胎皮膚會開始長胎毛。這些毛髮都有同步的生長週期(參2,3),大約到了26-28週,頭髮會從前額往頂部陸續進入退化期,接著進入休止期(即將掉落的頭髮)(參3)。在32-36週時,這些休止期的頭髮就會陸續在子宮中掉落。

有些胎兒可能因為胎毛比較晚進入休止期或是早產的緣故,第一批胎毛還來不及在子宮中掉完,胎兒就被生出來了。因此這些胎毛在出生後一個月(胎兒期)才會進入休止期掉落,當然也跟一般在子宮中掉毛的胎兒一樣,從前額往頂部陸續掉落。這種類型就特稱為胎兒型(neonatal type)的的暫時性胎/嬰兒落髮。

胎兒型(neonatal type)的的暫時性胎兒落髮,會從前額開始向後發展,很像大人的雄性禿(Br J Dermatol. 2013 Oct;169(4):896-900.)


大部分嬰兒後腦勺的頭髮都會在三個月前後掉落


枕部(後腦勺)的頭髮特別不一樣,這些頭髮會到出生之後才進入休止期。並且會在出生後8-12週的時候掉落(參1, 2)。所以大約小孩三個月大的時候,後腦勺常常會禿一塊,就跟MINI Coober一樣。這種稱為稱為古典型(Classic type),
古典型(classic type)的的暫時性嬰兒落髮,發生於後腦勺。大多數嬰兒落髮都是這一型

過去曾經有人對這個現象的原因提出多種假說,例如壓迫、摩擦等等。目前都已經確定不是造成的原因(參2)。簡單說來,後腦勺掉髮是正常的人類最後一次換毛現象,完全不用擔心。等這次換毛結束之後,人類的所有毛髮就變成非同步的生長週期,不再有明顯的換毛現象。

其他原因的嬰兒掉髮就要注意了!


小於1歲的嬰兒掉很多頭髮也不完全都是暫時性胎/嬰兒落髮,還有其他的原因,比較重要的包括:脂漏性皮膚炎、頭癬、圓禿(鬼剃頭)、以及一種很罕見的遺傳性疾病:丘疹性無毛症(Atrichia with papular lesions)。

脂漏性皮膚炎 Seborrheic dermatitis
頭部會有黃色、油膩的脫屑,頭皮發紅,有時會合併大量落髮。

脂漏性皮膚炎很常見,頭皮常會發紅,出現有黃色、油膩的脫屑。


剩下三種在台灣都很少發生,或是很少出現在嬰兒,因此只做簡要文字說明。

頭癬 Tinea capitis
掉髮處的頭皮不正常,會出現脫屑、黑點、斷髮,有時甚至會出現膿皰。因為台灣的父母大多很注意衛生,其實很少見。

圓禿 Alopecia areata (參5)
頭上會出現一區區的落髮,偶而會出現全頭的落髮,有的甚至眉睫毛都會掉光,掉髮處的頭皮很正常。一般極少在一歲前發生。

丘疹性無毛症 Atrichia with papular lesions
胎兒出生後還有頭髮,但一歲之內就陸續掉光,幾年後毛囊的位置會出現丘疹。與遺傳性的維生素D受器突變有關,病人多半有家族史。

總之,如果嬰兒是四個月後才開始掉髮,掉髮的區域不對稱、沒有侷限前額到頂部頭皮或是後腦勺、落髮處頭皮出現脫屑、黑點、丘疹或其他異狀,都應該進一步尋求醫師協助。



參考資料

1. Duggins OH, Trotter M. Age changes in head hair from birth to maturity. II. Medullation in hair of children. Am J Phys Anthropol 1950; 8:399–415.
2. Barth JH. Normal hair growth in children. Pediatr Dermatol 1987; 4:173–84.
3. Furdon SA, Clark DA. Scalp hai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born infant. Adv Neonatal Care 2003;3:286–96.
4. Neri I1, Piccolo V, Cocchi G, Starace M, Patrizi A, Dika E, Piraccini BM.Hair in newborns and infants: clinical and dermoscopic evaluation of 45 cases.Br J Dermatol. 2013 Oct;169(4):896-900.
5. Crowder JA1, Frieden IJ, Price VH. Alopecia areata in infants and newborns.Pediatr Dermatol. 2002 Mar-Apr;19(2):155-8.

Monday, October 17, 2016

胎/嬰兒的頭髮看起來很少,怎麼辦?

胎/嬰兒的頭髮密度與粗細的差異本來就很大,只要整個頭皮都有頭髮分布都算正常。胎兒時期的髮量少,不表示長大的髮量也會很少。


筆者的小孩轉眼就要滿四個月,小朋友長大的過程真是問題多多,為了這個MINI Coober(迷你哭寶),最近三個多月連發文的時間都沒了,而且還不時給筆者出難題...

話說我太太同學的小孩(左)才快滿月,分享了嬰兒照片給大家看。筆者看了覺得人家寶寶的頭髮真的好多好可愛,再回頭看我家MINI Coober(右),根本就是......




於是太太就叫了:『你這個專門看頭髮的,趕快看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於是筆者只好抽空研究了一下現有資料,大致得到了下列結論。


胎兒頭髮的正常密度為何?

醫學上定義胎兒是不足28天的足月小孩; 超過28天,小於一歲的則稱為嬰兒。目前西方人的研究顯示胎兒出生時的毛髮密度是每個人一輩子最高的時候,大約為500–700/平方公分。(參1)由於毛囊數不會再增加,頭皮面積只會隨頭顱長大而增加,因此到了成年期的密度大約會減到出生的二分之一。一般說來,只要西方人胎兒的頭皮每平方公分平均超過500根就算正常。但東方人的毛囊總數較少,約略只有西方人的六分之五,因此每平方公分大於400根即可。

不過實在不用拘泥於這個數據,因為每個地方頭皮的密度不同,如果剛好測到密度較低的地方就會誤判。而且很多正常的小孩在某些時候的頭髮密度可能會遠低於400根/平方公分(東方人)與500根/平方公分(西方人)的下限(參2)。因此比較實用的觀念應該是:只要小孩的整個頭皮上都有頭髮分布,就算很細、很短、很疏都沒關係。這些頭髮密度比較低的小孩往往只是新的頭髮還沒長出來。


胎兒頭髮密度多寡有什麼影響與意義?

有人做過關於胎兒毛髮密度的研究(參2),發現頭髮多與頭髮少的胎兒大致可以用505根/平方公分當作分界。以上算是密度較高者,不足則算密度較低者。密度較高者頭髮粗細大於0.06mm,平均長度為3.5公分; 密度較低者小於0.06mm,平均長度為2公分。目前研究發現大部分的胎兒屬於密度較低者,而這些密度的差異與長大後的頭髮密度完全無關,所以就算小孩屬於密度較低者也不用太擔心。研究還發現跟胎兒毛髮密度有關的數值是出生體重。體重越輕,越可能是密度較低者。


為什麼有的人毛髮密度較低?

毛髮密度較高者的頭髮都比較長,顯示這些頭髮開始生長的時間也比較久。由於胎毛會在胎兒第32-36週時(在子宮中)幾乎全部脫落一次(除了少數部位會等到出生後幾個月才脫落),之後再一起重新生長。因為有些人比較早完成脫毛,也比較早開始長,因此出生時的毛髮就會看起來較多、粗、長。而比較晚脫毛這群人,毛髮生長的時間較短,相較之下毛髮就會較少、較細、較短,就會變成頭髮密度較低者

另一個會造成差異的則是早產與否。假設兩個小孩一樣都是32週時大脫毛,那個34週的早產兒出生時毛髮才剛長兩週,看起來就會很短很細。反之一個40週足月的小孩,脫毛後再生的毛髮已經長了八週,當然看起來又粗又長。而且早產的小孩體重偏低,剛好可以解釋為何出生體重輕的人較容易變成頭髮密度較低者

除此之外,每個小孩頭髮變粗的速度也差很大。由於頭髮粗細會影響到髮量的多寡,這樣也會造成同齡小孩髮量的極大差異,很快變粗的人就會明顯比緩慢變粗的人髮量多。(參2)不過隨著年紀增加,頭髮一起掉落、一起生長的狀況會逐漸消失,上述的三種效應都會逐漸淡化,因此一開始髮量『輸在起跑點』的小孩大部分還是會漸漸追上來。

看完這些就可以確定MINI Cooper的頭髮看起來較少根本就沒有關係,只是頭髮比別人晚長

而已,孩子的媽應該可以放心了!

致謝

感謝蘭花歐檢出借寶貝千金美照。

參考資料

1. Olsen EA. Hair loss in childhood. In: Disorders of Hair Growth: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lsen EA, ed.). New York: McGraw Hill,1994; 139–94.
2.Neri I1, Piccolo V, Cocchi G, Starace M, Patrizi A, Dika E, Piraccini BM. Hair in newborns and infants: clinical and dermoscopic evaluation of 45 cases. Br J Dermatol. 2013 Oct;169(4):896-900. doi: 10.1111/bjd.12459.

Sunday, October 9, 2016

皮膚科的切開排膿之後:吃點抗生素撲菌特(Baktar,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皮膚上的感染性膿包光是切開排膿與擦藥是不夠的,應該還要加吃抗生素撲菌特(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來減少後續的感染性併發症。


皮膚科的切開排膿大致就是在皮膚上看到有包膿,中間摸起來已經有點軟(fluctuating)或是黃色膿頭出現的時候,可以拿支18號粗針頭或是尖刀片在那個地方戳個小洞,把裡面的膿擠出來。其中最常排的是表皮囊腫的膿(很多非感染性),其次的則是毛囊炎、甲溝炎的膿(大多是感染性)。這個動作往往很痛,但痛得很有價值。因為再大、再腫、就算是對methicillin有抗藥性之金黃色葡萄球菌(MASA)造成的膿瘍,經過適當的切開排膿,往往兩三天內就會明顯緩解。有些人甚至主張對於這類皮膚的膿瘍,切開排膿才是最好的『抗生素』。


然而,事情不總是這麼順利,偶而切開排膿還是會跑出一些併發症,例如今天晚上筆者帶老婆與小孩去逛街,居然被急診call了!原來是先前有位毛囊炎的病人在門診(不是筆者的)做完切開排膿之後居然發燒,又跑回急診。

雖然最後發現是找錯人,但筆者在接到電話後的這段時間裡讀了一下相關的期刊論文,發現皮膚科很常做的切開排膿治療,看似數十年如一日的例行公事,實則近幾年來還是有些新的進展。

近期內的一個新發現剛好和這次事件有關:切開排膿後應該使用適當的口服抗生素,會比完全不用還好(參1)。這一篇居然還是醫界龍頭--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文章,顯然這個結論有相當的重要性與正確性。會做這個研究是因為過去的研究覺得切開排膿後給抗生素似乎沒什麼用(參2),但這研究的參與人數較少,而且這個結論跟臨床經驗明顯不太一致。


這次的雙盲研究共找了1247個皮膚膿瘍的病人來分析,當中45.3%的人是對methicillin有抗藥性之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其中630位使用了四顆撲菌特(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80mg/400mg)每次四顆一天兩次,持續七天,另外617位則用安慰劑。結果發現有用藥的治癒率為80.5%,沒用藥則為73.6%,兩者相差6.9%,顯然用藥的結果較佳,有明顯的統計上差異(P=0.005)。而且用藥還可以降低之後要進一步手術排膿、跑出其他新病灶、與感染家中其他成員的風險

當然很多醫師會覺得使用撲菌特這個藥有其他風險,例如會引發再生不良性貧血(aplastic anemia)、蠶豆症惡化、引起嚴重過敏反應(例如史蒂芬斯-強森Stevens-Johnson症候群)。但再生不良性貧血很少見,蠶豆症與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的都可以藉由病史詢問來避免。就算病人先前沒用過撲菌特,第一次使用要變成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的機會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高
(參3)。雖然撲菌特是引起的著名藥物之一,但在台灣史蒂芬斯-強森症候群的盛行率大約每年每百萬人僅8人,而且很多其實是carbanazepine與allopurinol所引起。NEJM的研究也顯示使用撲菌特的人只有輕度腸胃不適的機會略增。

依照上述結論,為了避免切開排膿後的感染性問題,應該要給大部分病人開立撲菌特(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才是,只是筆者要強調內文提到的給藥劑量很高(每次四顆一天兩次,是一般常規劑量(每次兩顆一天兩次)的兩倍。反覆讀了內文三四遍確認,連讀者來信裡都是寫這個劑量。根據個人經驗,常規劑量的撲菌特就可以輕鬆化解大部分的皮膚科感染病。因此在台灣是否要用到這麼高的劑量,或許需要再做進一步的研究。因此筆者建議給每次兩顆,一天兩次,持續一週即可。如果病人有住院或慢性疾病病史,屬於感染MASA高危險群,則可給每次四顆,一天兩次,持續一週。這時就要多喝水,避免藥物結晶在腎小管沉澱。不過臨床上遇到的膿包可能有不同感染原的考量,實際給藥還是要以專業醫師的臨床裁量為準。



參考資料

1.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versus Placebo for Uncomplicated Skin Abscess. Talan DA, Mower WR, Krishnadasan A, Abrahamian FM, Lovecchio F, Karras DJ, Steele MT, Rothman RE, Hoagland R, Moran GJ. N Engl J Med. 2016 Mar 3;374(9):823-32. doi: 10.1056/NEJMoa1507476.

2. Management of skin abscesses in the era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Singer AJ, Talan DA. N Engl J Med 2014;370:1039-1047

3. A case of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caused by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Rijal JP, Pompa T, Giri S, Bhatt VR.BMJ Case Rep. 2014 Jul 9;2014. pii: bcr2013203163. doi: 10.1136/bcr-2013-203163.

4. 台大皮膚部網頁 http://derm.ntuh.gov.tw/Article.asp?BlockName=ArtView&AT_ID=115

摘要原文
 2016 Mar 3;374(9):823-32. doi: 10.1056/NEJMoa1507476.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versus Placebo for Uncomplicated Skin Abscess.

Abstract

BACKGROUND:

U.S.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for cutaneous abscess have increas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The role of antibiotics for patients with a drained abscess is unclear.

METHODS:

We conducted a randomized trial at five U.S. emergency departments to determine whether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at doses of 320 mg and 1600 mg, respectively, twice daily, for 7 days) would be superior to placebo in outpatients older than 12 years of age who had an uncomplicated abscess that was being treated with drainage.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clinical cure of the abscess, assessed 7 to 14 days after the end of the treatment period.

RESULTS:

The median age of the participants was 35 years (range, 14 to 73); 45.3% of the participants had wound cultures that were positive for MRSA. In the modified intention-to-treat population, clinical cure of the abscess occurred in 507 of 630 participants (80.5%) in the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group versus 454 of 617 participants (73.6%) in the placebo group (difference, 6.9 percentage point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2.1 to 11.7; P=0.005). In the per-protocol population, clinical cure occurred in 487 of 524 participants (92.9%) in the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group versus 457 of 533 participants (85.7%) in the placebo group (difference, 7.2 percentage points; 95% CI, 3.2 to 11.2; P<0.001).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was superior to placebo with respect to most secondary outcomes in the per-protocol population, resulting in lower rates of subsequent surgical drainage procedures (3.4% vs. 8.6%; difference, -5.2 percentage points; 95% CI, -8.2 to -2.2), skin infections at new sites (3.1% vs. 10.3%; difference, -7.2 percentage points; 95% CI, -10.4 to -4.1), and infections in household members (1.7% vs. 4.1%; difference, -2.4 percentage points; 95% CI, -4.6 to -0.2) 7 to 14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period.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was associated with slightly more gastrointestinal side effects (mostly mild) than placebo. At 7 to 14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period, invasive infections had developed in 2 of 524 participants (0.4%) in the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group and in 2 of 533 participants (0.4%) in the placebo group; at 42 to 56 days after the treatment period, an invasive infection had developed in 1 participant (0.2%) in the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group.

CONCLUSIONS:

In settings in which MRSA was prevalent,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treatment resulted in a higher cure rate among patients with a drained cutaneous abscess than placebo. (Fund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ClinicalTrials.gov number,NCT00729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