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8, 2017

洗劑(lotion)就是「藥液」、「藥水」的意思,請衛福部別再堅持會讓民眾誤解的譯名了!

洗劑(lotion)是用來塗抹皮膚的含藥的濃稠溶液或懸浮液,應該當作「藥液」或「藥水」來理解。


每日上演的荒謬劇場


「醫生啊!你上次開的藥完全沒用。我用了一個星期,頭還是很癢!」病人剛坐下,就一直抱怨藥沒有效。

筆者撥了一下病人的頭髮,發現跟上週狀況相比真的沒什麼改善。可是開給病人的藥水已經是台大竹東分院院藥局裡對頭皮脂漏性皮膚炎最有效的藥了。

「那你怎麼擦藥?」根據經驗,這種藥不太可能完全沒效,除非使用方法有誤...

「就拿來洗頭啊!結果洗沒兩次就沒了、又沒效、又洗不乾淨!」病人說道。

「這是藥水,怎麼可以洗掉?」

「這瓶子上面就寫『洗劑』啊!『洗劑』不是拿來洗頭的嗎?」


上面是筆者的門診中三不五時就會上演的荒謬劇場:開給病人藥水擦頭皮,應該要留在皮膚上,但病人卻當成要洗掉。這不能怪病人,是因為這個藥水的名稱「洗劑(lotion)」實在太容易讓人誤解了



浪費了一大堆藥水之後,某天筆者終於忍不住了,直接找藥廠的業代來問:

「你們的藥很好,但能不能把『洗劑』兩個字改成『藥水』『藥液』之類的?不然病人一天到晚拿來當洗髮精用,還抱怨沒效又沒泡泡!」

「這確實有醫師反應過,但是衛福部就明定這類藥品就要命名為『洗劑』,我們也無法違反命令。業代面有難色地說。

於是筆者上網查了一下衛福部食藥署的網頁,發現真的所有這類藥水都只能叫做「洗劑」。(參1)

像是軍中常用的美膚可樂洗劑(痱子膏)、大家常開的剋疥寧洗劑(殺疥蟲用),本質上都是擦皮膚的藥水,都常被病人拿來當洗潔劑用。

一般民眾與Google認知的「洗劑」定義


如果各位到google上查「洗劑」兩個字,可以看到:
  • 衛福部定義的「洗劑(lotion)」:含藥的乳液(emulsion)或懸浮液(suspension),用來塗抹皮膚。這類條文只佔了不到兩成的搜尋結果。
  • 大眾覺得的「洗劑」:清潔劑、清洗劑、助洗劑、洗潔劑、洗滌劑的意思。這類條文佔了八成以上。
難怪一天到晚都有病人把當作藥水用的「洗劑」當作洗髮精、沐浴乳跟水一起洗掉了,還嫌用起來沒有泡沫。

「Lotion」的合理翻譯應為「乳液」、「藥液」或「藥水」

目前醫學上用「lotion」來定義用來塗抹皮膚的濃稠含藥乳液(emulsion)或懸浮液(suspension),用來塗抹皮膚,從頭到尾都沒提到洗滌。(參2)(大家可以在google打上"lotion",跑出來的定義是"a thick, smooth liquid preparation designed to be applied to the skin for medicinal or cosmetic purposes.")

中文一直將「lotion」翻譯成「洗劑」,顯然跟「洗」無關,歷史緣由也已不可考。由於病人不可能用藥前還去研讀醫學教科書,健康教育課本也沒教這個名詞的真義,導致民眾的理解跟真正意涵出現明顯的落差。

依照「lotion」代表的藥品實況(用來塗抹而非洗滌),「乳液」、「藥液」或「藥水」才是比較合乎大眾理解的譯名。但衛福部食藥署一直堅持用「洗劑」這個容易混淆的譯名,最後就是連自己人都搞混。例如真的用來洗滌的柔倍絲洗髮精(Clobex Shampoo)這類藥品,應該翻譯成「洗髮精」就好,但卻翻成「洗劑」,依照「洗劑(lotion)」定義是塗抹上去就不需洗掉,顯然與事實不符



這樣抱殘守闕的結果,最後就讓民眾都把塗抹用的「乳液」、「藥液」、「藥水」與洗澡用的「洗潔劑」、「洗滌劑」混為一談,都成了好像可以拿來洗身體的「洗劑」。如此深不可測的「中文化」不會比較有學問,反而造成更多醫病溝通上的誤解。很多人一直追求醫療文書中文化,但像這樣的中文化,還真令人不敢恭維。

謹以此文,哀悼無數被洗進下水道的健保藥品。


參考資料

1. https://www.fda.gov.tw/TC/searchin.aspx?q=%E6%B4%97%E5%8A%91 衛福部食藥署網頁。
2. 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in General Medicine, 7th Edition, p. 2648 (Suspensions(lotions) & Shaking lotions)









1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