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30, 2016

毛髮的迷思(1):剃毛能讓毛髮變粗?這全都是幻覺!

剃掉毛髮不能讓毛髮變粗。如果真的有效,還會有那麼多人要吃藥擦藥植髮嗎?



很多落髮或頭髮變細的病人到筆者的門診經過治療稍有成效後,往往會向筆者表示:『我決定把頭髮全部剃掉重長,這樣頭髮會變比較粗!』

『啊~好不容易長兩三公分出來了,何必從頭開始?頭髮重長一個月也才長一公分多,你這樣一次剃掉,又要過兩三個月才能回到目前狀況。』

『可是,家裡的人都說這樣頭髮會變粗。』『可是,我家的小朋友剃完胎毛之後,頭髮就變粗了!』『可是,以前我拿刮鬍刀剃完之後鬍子就變粗了!』『可是,我媽說他以前刮了腿毛,腿毛就變粗了!』......

每次病人總是可以搬出一堆理由與『證據』告訴筆者這樣確實有效。當然有些圓禿的病人是怕每次筆者幫他們擦藥太麻煩而剃頭,這個好意我心領了。但是真的不用因為一個謠言/錯覺,就讓好不容易變長/變粗的頭髮歸零。


毛髮真的會越剔越粗嗎?


筆者高中時第一次刮鬍子的時候,我爸確實是這樣說的,還用這個理由力勸我不要刮。但當時筆者的鬍鬚已經長到兩三公分,再不刮就要被教官抓。況且筆者向來不是聽話的孩子,就自行弄了一組刮鬍刀把鬍子刮了。

結果,第一次刮完,好像鬍鬚的頂端真的看起來比較粗。當時筆者突然像被閃電打到,蹦出了一個天大的靈感。

『我知道怎麼拯救蘇貞昌、許信良與邱毅的頭髮了。』(大家應該都知道這三位是禿頭吧!)當時筆者已經粗略知道雄性禿的頭髮會先變細,這樣看來,只要請他們幾位來給筆者刮一刮,就可以恢復往日茂髮了!

當然要現寶之前,一定要十拿九穩才行。因此筆者就每天刮鬍鬚與頭髮,看會不會越刮越粗。沒想到重覆了幾十次,還是跟第一次刮完的粗細相同,顯然這樣做只有曇花一現的效果。

後來,等筆者成為專門看頭髮的皮膚科醫師後,很認真的思考了這個問題,發現這全都是幻覺!




這些會覺得毛髮剃掉變粗的案例(包括筆者),幾乎都是在毛髮剛長出幾公分時把毛剃掉。因為各種毛髮剛長出的時候末梢都很細,長了幾公分後會逐漸變粗,接近最大直徑。如果這時把毛剃掉,露出的截面一定比末梢還粗,因此就會給人剃完毛髮變粗的錯覺。但是隨著毛髮越來越接近最大直徑,每次剃毛『增粗』的錯覺就會越來越不明顯。

實證研究也證明剃毛不會增加毛髮粗細


這個結論也有研究可供佐證。當然這個研究原本不是要證明剃毛不會變粗,而是要證明熱線圈(hot-wire)對於毛髮(腿毛)的效果和刮刀處理沒有差異。結果做出來的結果也合乎我們的預期:刮刀那組的毛髮數初始值為79.4,治療期間變動不大,介於74.8-84.3,治療結束後一、二、三月時分別是98.8、100.1、104.6根,而最後不管是刮刀還是熱線圈,都不會影響毛髮粗細與顏色(nor induce changes in hair thickness and color)



所以,別再相信剃掉毛髮會讓毛髮變粗了。那除了讓原本長出的毛髮歸零,完全不能帶來任何好處。

參考資料

1.  2013 Jul;45(5):283-95. doi: 10.1002/lsm.22144. Epub 2013 Jun 5.Evaluation of a hot-wire hair removal device compared to razor shaving.

Wednesday, July 27, 2016

矽靈不但不會導致禿髮,還會讓頭髮看起來更加濃密!

矽靈不會導致禿髮,也不會阻塞毛孔,更不會傷害頭皮。如果您希望頭髮看起來更濃密,更應考慮使用含有矽靈的洗髮精。


有些偽裝成科學的謠言直到現在依然四處流傳,未曾稍歇。有些甚至直接牽扯到我們皮膚科醫師,例如這篇『皮膚科醫生建議少用的洗髮精』(參1),就是一個假皮膚科醫師之口,因而具有超強滲透力的謠言。

時至今日,筆者的診間還是有些病友相信矽靈會傷害頭皮與阻塞毛孔/毛鱗片。儘管食藥署都已經出面闢謠(參2),很多人的Line、e-mail還是一直流傳著這些謠言。

矽靈其實是數種矽氧烷聚合物的通稱,一般產品常見的成分包括dimethiconecyclomethicone。在很多著名的洗髮精,像是麗仕、潘婷、還有筆者喜歡的海倫仙度斯(Head and Shoulders),就常因為這樣被很多有禿髮問題的病友封殺。

很不幸地,這類謠言不但不能保護禿髮的病人,還可能讓他們錯失不少好物。因為含矽靈的洗髮精不但不會讓禿髮惡化,反而可以讓頭髮看起來更粗。

當然,要破除謠言,一定要有無法撼動的事實與證據。所以我們可以到美國國家生技資訊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看看這樣的說法是否屬實,因為這裡可以查到所有人類曾發表過的生物學研究

於是筆者到NCBI網頁(打pubmed.gov就可找到),輸入兩個主要的矽靈成分dimethicone, cyclomethicone,以及 alopecia(禿髮)幾個字。如果矽靈導致禿髮的證據相當充分,應該隨隨便便就可以查出好幾十篇......

沒想到,最後只跑出一篇paper。

且慢,該不會那篇正是第一篇證明矽靈會加重禿髮的關鍵報告!?我們仔細來看一下標題和內容。




"A novel cosmetic approach to treat thinning hair"(一個治療頭髮稀疏的全新美容手法)看起來好像是個很神奇的方法。不過文章已經說這只是『美容手法』,就表示這不是一個真正的治療,只是一個增加美觀(偽裝)的手法。這篇可不是阿里不達小期刊上的奇文共賞,而是皮膚科學龍頭期刊--不列顛皮膚科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上的嚴謹研究。

這個研究使用的是含有咖啡因,菸鹼醯胺,維他命原B5,矽靈(dimethicone),以及丙烯酸聚合物(acrylate polymer)的洗髮精來洗頭髮。結果發現這個配方可以讓髮絲的平均直徑增加2-5μm,對於一般雄性禿變細的頭髮不到60μm的直徑而言,幾乎可以增加10%的直徑。

在這個配方中,讓頭髮變粗的因素包括了咖啡因,菸鹼醯胺,維他命原B5這幾個小分子的成分滲入髮絲使直徑增加,柔軟度改善,加上矽靈與丙烯酸聚合物沉積在頭髮表面,兩者加成之後,就可以創造出很有感覺的變化。只是頭髮表層裹上一層聚合物必然會減少光澤,因此矽靈還可以讓表面變得更加柔順、更接近正常髮絲,在整個配方中扮演一個畫龍點睛的角色。(參3)

為了印證這個論點,筆者也請太太與幾位病友分別用含矽靈與不含矽靈的洗髮精來洗頭,幾乎所有人都表示用含矽靈的洗髮精洗完之後,感覺起來的髮量較多,而且明顯不會乾澀。所以搞了半天,目前完全沒有任何證據顯示矽靈會加重禿髮。反而在某些讓頭髮變粗的洗髮精配方中,矽靈還有重要的角色

寫到這裡,一定有讀者會說:『那只是剛好沒查到禿髮的證據,但其他部分不見得沒問題啊!』為了避免我們漏掉其他安全上的問題,筆者再拿dimethicone, cyclomethicone, safety(安全性)幾個關鍵字到NCBI網頁查,在國際毒物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xicology)查到的結論都一樣:這些物質在現行的用法與濃度下都是安全的。(The Cosmetic Ingredient Review Expert Panel concluded that these ingredients are safe in the present practices of use and concentration.)(參4, 5)

順便一提,dimethicone還是一種衛服部核准的食用藥物(Gascon Tablet 40mg),現在還廣泛用來消除脹氣。這也是筆者當實習醫師時,這輩子第一次幫病人開出的處方藥。

因此,別再相信矽靈會傷害頭皮與頭髮的謠言了。這除了浪費大家時間去找尋無矽靈的產品外,也會讓頭髮更加乾澀,美觀上看起來更無優勢。



不過,為何落建洗髮精還是堅持不使用矽靈呢?這其實無關矽靈安全性,而是與落建生髮水藥品療效有關的考量,就等下一篇文章再跟大家聊聊。


參考資料


1. http://zueei.com/beauty/bad-shampoo

2. http://www.fda.gov.tw/TC/newsContent.aspx?id=13466&chk=22734a27-05bb-4381-8ef6-5f3a7bf3892e&param=pn&cid=5049&cchk=55abc933-3e57-48db-afff-a8a4cc1e4ae0&scid=#.V5YTLEZ97C0

3. Br J Dermatol. 2011 Dec;165 Suppl 3:24-30. doi: 10.1111/j.1365-2133.2011.10633.x.
A novel cosmetic approach to treat thinning hair. 摘要原文:
BACKGROUND:

Many of today's treatments associated with 'thinning hair', such as female pattern hair loss and telogen effluvium, are focused on two of the key aspects of the condition. Over-the-counter or prescription medications are often focused on improving scalp hair density while high-quality cosmetic products work to prevent further hair damage and minimize mid-fibre breakage. Fibre diameter is another key contributor to thinning hair, but it is less often the focus of medical or cosmetic treatments.
OBJECTIVES:

To examine the ability of a novel leave-on technology combination [caffeine, niacinamide, panthenol, dimethicone and an acrylate polymer (CNPDA)] to affect the diameter and behaviour of individual terminal scalp hair fibres as a new approach to counteract decreasing fibre diameters.
METHODS:

Testing methodology included fibre diameter measures via laser scan micrometer, assessment of fibre mechanical and behavioural properties via tensile break stress and torsion pendulum testing,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including cryo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utoradiographic analysis.
RESULTS:

CNPD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diameter of individual, existing terminal scalp hair fibres by 2-5 μm, which yields an increase in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approximately 10%. Beyond the diameter increase, the CNPDA-thickened fibres demonstrated the alter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tic of thicker fibres: increased suppleness/pliability (decreased shear modulus) and better ability to withstand force without breaking (increased break stress).
CONCLUSIONS:

Although cosmetic treatments will not reverse the condition, this new approach may help to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thinning hair.

4. Int J Toxicol. 2014 May 26;33(2 suppl):65S-115S. [Epub ahead of print]
Safety Assessment of Dimethicone Crosspolymers as Used in Cosmetics.

5. Int J Toxicol. 2011 Dec;30(6 Suppl):149S-227S. doi: 10.1177/1091581811428184.
Safety assessment of cyclomethicone, cyclotetrasiloxane, cyclopentasiloxane, cyclohexasiloxane, and cycloheptasiloxane.

Saturday, July 23, 2016

[急件]臨時出現的高雄演講:國泰醫院雄性禿治療的臨床實務

原本這個週末已經準備在家把先前欠別人的積案完成,並且跟妻兒共享天倫之樂。但就在星期四(7/21)突然接到主辦南區雄性落髮研討會的大昌華嘉公司來電,說他們有位講者臨時無法來講,詢問筆者能否協助去高雄頂替原講者。
剛好最近筆者也在整理各項雄性禿治療的證據力比較,不用從頭準備,就答應了這個請求。畢竟身為一位專門看毛髮問題的皮膚科醫師,最近反而花更多時間在弄臨床診斷、白斑與過敏,實在有點不務正業。
主題:Real World Practice of MPHL Treatment in CGH(國泰醫院雄性禿治療的臨床實務)
內容包括教科書一般沒提的很多診斷雄性禿小技巧,目前學界/國泰醫院皮膚科認為有效的雄性禿治療方法,以及國泰醫院皮膚科對於這些治療的臨床作法。不敢說是業界最好,但所有作法絕對有憑有據,合乎實證醫學精神。
時間:2016年7月24日 下午4:20-5:00
地點:高雄市漢來大飯店巨蛋會館



歡迎有興趣的同仁前來指教!

Monday, July 18, 2016

要減緩小孩的異位性體質,該養什麼寵物?

貓狗對小孩的異位性體質有正向的影響。希望這樣的結論,有助於稍微減少流浪貓狗的問題。




過去筆者父親家裡的人都很討厭動物,他們對動物的批評是:『不聽話、會抓人、破壞家具、造成過敏』。筆者的母親家裡完全相反,從小就養遍貓狗鼠兔豬雞......可能除了龍之外的十二生肖都養過了一輪。筆者既然是研究水產的,當然無限期支持養動物。後來自己成家後就養了一隻混種貓,隨後也發現老爸講的不完全錯,因為那隻貓(米血)雖然可愛極了,但確實是『不聽話、會抓人、破壞家具』。

然而『造成過敏』的部分就一直有點爭議,一直到筆者生了小孩,我爸的質疑更加猛烈,為了捍衛筆者的愛貓,只好拿出一些實證來說服老爸。努力找了些文獻,果然找到了一些有力證據。

傳統認知認為會增加過敏,但從1989年之後一直有個論點認為小孩時期的感染減少是二十世紀後人們過敏比例增加的原因,越髒的環境反而有助於減少過敏(衛生假說)。(參1)之後就有人發現,小時有接觸寵物,反而可減少過敏的機會。不過這個論點實在和傳統概念差很多,而且早期的研究多半是回溯性研究(看到結果之後回去翻病歷,容易受到偏見影響),因此經過了很多年,這個論點還是一直有爭議。

到了2012年的時候,終於有人做了大規模的前瞻性研究(先找一群人,然後分析之後的演變情形,比較不會有偏見)。當時找了620位家中有過敏家族史的小孩,根據出生後家裡養寵物的狀況與十二年後的過敏的情形分析,最後發現出生時家裡有養貓狗的小孩,氣喘與乾草熱的風險明顯降低,小孩血中的IgE(過敏相關指數)也沒有變高,顯示:『越早接觸寵物,反而可以減少小孩過敏的機會,至少不會增加。』(參2)這篇只選有過敏體質的家庭,排除了沒有過敏體質的家庭比較會養寵物,同時他們的小孩過敏的機率本來也比較低的盲點。雖然這篇看起來有憑有據,筆者還是很怕那只是一時的奇文共賞,所以又進一步找了後續的研究,發現一直到2016年,結論不但沒變,證據還越來越多。(參3)

只是這樣的結論似乎又略嫌粗糙。因為這些研究都是把貓狗混在一起。而且家裡可以養的寵物很多,從筆者養的淡水蜑螺、魚類、到太太一直想養的鳥類,就算是兩生類、爬蟲類、與其他哺乳類在台灣都可以合法飼養。要說這些動物的對小孩影響完全相同,就像告訴筆者小貓、鸚鵡、變色龍都跟牛一樣會耕田般不合常理。因此筆者又針對一般台灣的過敏/異位性體質:食物過敏(food allergy)、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過敏性結膜炎(allergic conjunctivitis)、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以及最讓人害怕的氣喘(asthma),進一步找了一些文獻。

結果發現貓狗對於不同的症狀似乎有不同的影響。除了過敏性結膜炎與過敏性鼻炎的文獻不太好找之外,異位性皮膚炎與氣喘倒是有明確的結論。

異位性皮膚炎

目前的文獻顯示,從小養狗的小孩出現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比沒養的小孩少了30%。然而養貓的小孩就沒有明顯下降的效應。顯然在皮膚科的世界裡,狗的影響相對貓來講好得多,但至少貓沒有扣分。(參4)

氣喘

在氣喘部分,貓就扳回一成。目前有兩個研究都顯示養貓會降低氣喘的風險。狗的部分就沒有差異,但養老鼠與兔子反而會增加氣喘風險。(參5, 6)這個結果也告訴大家並非所有的寵物都對過敏體質有幫助。

綜觀上述研究,貓與狗對異位性體質有好的的影響,但其他寵物(尤其是鼠兔)不見得都是正面的效益。因此要同時減少小孩異位性皮膚炎與氣喘的風險,或許一貓一狗會是個兼顧兩者的良好選擇

然而對異位性體質有好處不等於會減少對貓狗過敏機會。在2015的研究就顯示小孩期間接觸貓狗,反而會增加對貓狗過敏的機率。(參7)只是貓狗的過敏原只要適當的清洗與隔離就可以除去其影響,相較於一般異位性疾病的過敏原(例如無孔不入的塵蟎)好防得多,因此利害權衡之下還是利大於弊。只是一般建議讓小孩早點接觸,但是當小孩年紀稍長還是明顯對貓狗過敏的時候就要適度避開,以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後記

2015年六月,筆者帶太太到觀新藻礁採集筍螺,順道參觀了桃園市的動物收容所。但2016年五月就傳出這裡的所長因為要執行太多貓狗的安樂死而自殺。姑且以本文紀念這件可能很快就被人忘記的往事。(http://www.thenewslens.com/article/40164)





參考資料
1.  1989 Aug 5;299(6695):357-61. Respiratory symptoms as predictors of 27 year mortality in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British adults.
2. 
 2016 Mar;219(2):220-31. doi: 10.1016/j.ijheh.2015.11.007. Epub 2015 Nov 29. Home environment, lifestyles behaviors, and rhinitis in childhood.
3.  2012 Sep;42(9):1377-85. doi: 10.1111/j.1365-2222.2012.04032.x. Pets at birth do not increase allergic disease in at-risk children.
4.  2015 Jun;40(4):349-54; quiz 354-5. doi: 10.1111/ced.12591. Epub 2015 Jan 27. What's new in atopic eczema? An analysis of systematic reviews published in 2012 and 2013. Part 2.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5.  2015 Jun 10;10(6):e0127756. doi: 10.1371/journal.pone.0127756. eCollection 2015.
Associations of Pet Ownership with Wheezing and Lung Function in Childhood: Findings from a UK Birth Cohort.
6.  2015 Jan;45(1):200-10. doi: 10.1111/cea.12380. Pet ownership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non-atopic asthma and reduced risk of atopy in childhood: findings from a UK birth cohort.
7.  2015 May;26(3):247-55. doi: 10.1111/pai.12369.
Dog and cat exposure and respective pet allergy in early childhood. 









Saturday, July 16, 2016

分清楚分節型與非分節型兩種白斑(vitiligo),治療才不會走冤枉路!

白斑的分類有很多種,但最實用的分法是分為分節型(segmental)與非分節型(non-segmental)兩種。因為分節型與自體免疫無關,而且與非分節型的治療策略完全不同。




筆者剛開始當皮膚科醫師的時候,一直記得白斑好像都與自體免疫相關,但根據分布位置可以分為很多種:像麥可傑克森那種全身變白的叫做普遍性白斑(universal vitiligo) ;很多地方變白,但沒變白的部分還不少的叫做廣泛性白斑(generalized vitiligo);局部變白的叫做局部性白斑(focal vitiligo);肢端與眼口變白的叫做肢端臉部白斑(acrofacial vitiligo);黏膜變白的叫做黏膜白斑(mucosal vitiligo)......真是有夠複雜的。

這些分法是很詳盡,只是筆者心裡一直有個疑惑:局部白斑放久一點,似乎就會變肢端臉部白斑,再久一點又變成廣泛性白斑,如果一直惡化,到最後好像也可以變成普遍性白斑。那麼,會不會這根本都算同一種,只是不同階段罷了?

有一天在讀書的時候,突然讀到有個更簡單的分法,就是只分為分節非分節型。一時大喜過望:『這下可以少背很多個病名了!』不過更震驚的在後頭:讀了一下分節型白斑的敘述,裡面居然說這種白斑與自體免疫比較無關,真是顛覆了原先筆者對白斑的認知。而非分節性白斑裡面的一堆小分類,也就是筆者先前背的那幾種,都被認為都是自體免疫造成的白斑。這樣就解決了筆者長期的疑惑:果然這些都是同一類疾病。

隨著之後臨床經驗增加,筆者也漸漸發現,的治療策略確實也應該根據上述兩種分為兩大類,既簡單又實用。反而過去複雜的形態學分法在治療上的意義就沒有這麼重要。(參1)


非分節型白斑(non-segmental vitiligo)


非分節型白斑就是一般我們認知為自體免疫所造成的白斑,目前原因不甚了解,只能說可能與基因與感染等原因有關。由於自體免疫攻擊的位置不分左右,往往會對稱出現肢端與臉部很常出現,病灶也可能散佈全身。在受傷的位置也可能出現新的白斑。治療包括了所有可以抑制自體免疫的方法,包括外用/口服類固醇、外用普特皮(tacrolimus)、外用類固醇加維生素D、口服tofacitinib(風濕關節炎生物製劑)......。也有一些促進黑色素製造的因子,例如α-MSH、b-FGF、PGE2、胎盤素......。另外還有一些營養補充品,例如銀杏與L-phenylalanine類(太多了,下回再專文論述)。(參1,2)

以及最重要的:照紫外光。(UVB and UVA。別懷疑,紫外光會抑制皮膚的免疫力喔!)

色素移植手術在非分節型白斑的順位排在較後面,因為在自體免疫活性尚強的時候,手術取色素的傷口可能產生新的白斑,植上的色素也容易受到攻擊而被破壞。除非白斑已經穩定超過一年以上,才能考慮移植。(參3)

整體而言,非分節型白斑有可能自行痊癒,但如果一直惡化就要趕快治療。非分節型白斑的病程可能相當漫長,療效有時出現得很慢,甚至要半年以上才會有成效。


分節型白斑(segmental vitiligo)


分節性白斑往往只發生於單側皮節(表皮腦/脊神經分佈的範圍)或沿Blasckho線分布,常會帶狀分布。一般年紀很小就發作,發展迅速很快就會趨於穩定。目前推測可能是這裡的黑色素細胞先天就有缺陷,或是因為神經分泌的一些毒素破壞黑色素所致。因為跟自體免疫的相關性小,上述免疫抑制劑與照光等治療效果均有限。如果黑色素細胞已經完全消失,目前最有效的治療策略就只剩色素移植,之後搭配照光加速色素出現。(參1)

雖然有少數案例顯示分節型白斑與非分節型白斑可能同時出現,稱為混合型(參4, 5),但這類情形極端少見,都是個案報告而已。因此臨床實務上大可直接將白斑一刀分為兩大類。如果是非分節型白斑,就可以選擇各種藥物或照光來治療如果真的是分節型白斑,一旦試過各種上述藥物或照光沒效,就應該考慮移植。


筆者為病人處理待移植的表皮

雖然有零星的報告顯示分節型白斑初期使用照光與藥物也會有所改善(參6),但除非在很早期就積極治療,不然一旦色素被完全破壞,之後照光或藥物治療效果還是很差。(參7)偏偏大部分分節型白斑的病人就醫時,該分節的黑色素都已經被破壞殆盡,因此在筆者的門診常會建議這種分節型白斑的病人直接考慮移植,畢竟對於晚期的分節型白斑,移植的成效遠超藥物與照光治療,可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參1)

目前全民健保也給付小面積的水泡色素移植(每次就診可由健保給付一個水泡移植,超過一個的部分要自費),不致造成病人太多的負擔,植皮後不會留下疤痕,取皮處的色素也會百分之百長回來。但在某些會長毛髮或是常有動作的位置,例如頭皮、髮際、以及口周,則用植髮手術的方式移植黑色素成功率較高。分節型白斑經過黑色素移植後,色素不會再被破壞,病人也終生不會再被白斑困擾。

水泡移植後色素會逐漸浮現,時間越久色素濃度會越均勻,越接近周圍膚色,完全沒有不平整的情形。


誌謝:感謝筆者的恩師,紀秀華教授蔡呈芳副教授兩位白斑權威提供相關概念。不過上述內容如有任何錯誤,絕對是筆者個人理解問題,與兩位老師無關。

參考資料

1.  2015 Jul 4;386(9988):74-84. doi: 10.1016/S0140-6736(14)60763-7. Epub 2015 Jan 15. Vitiligo.
2. www.drskin.com.tw (台大蔡呈芳醫師網站)
3.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vitiligo: the European Dermatology Forum consensus Br J Dermatol, 168 (2013), pp. 5–19
4.  Segmental vitiligo associated with generalized vitiligo (mixed vitiligo): 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of 19 patients J Am Acad Dermatol, 65 (2011), pp. 965–971
  1. 5.   2012 Feb;166(2):240-6. doi: 10.1111/j.1365-2133.2011.10650.x. Epub 2011 Dec 14. New insights in segmental vitiligo: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ories.
6.  2013 Oct;52(10):1279-81. doi: 10.1111/j.1365-4632.2011.05132.x. Combination of narrow-band ultraviolet B and topical tacrolimus is effective for segmental vitiligo.
7.  2013 Apr;29(2):103-5. doi: 10.1111/phpp.12029. The effectiveness of early treatment in segmental vitiligo: retrospective study according to disease duration.

Sunday, July 10, 2016

嬰兒對食物過敏的最新因應對策:一歲以下開始吃過敏原,吃越多越好。

早期都認為應該要讓小孩盡量避開過敏原,以免引起過敏反應。但這個論點從去年就開始受到猛烈的挑戰,甚至完全推翻了過去十幾年對於過敏原檢測結果的認知與處理態度。目前認為正確的處理態度應該是讓小孩越早開始接觸可能的過敏原越好,接觸量越多越好,以後對這些過敏原過敏的機率就會大幅度下降。


大約2015年2月,全球第一名的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發表了一篇嬰兒攝取花生與過敏風險的關係。這個研究找了640名有4-11個月大,有嚴重濕疹與雞蛋過敏的嬰兒,根據對花生過敏與否(skin-prick tes)分為兩組,然後這些人一半吃花生,另一半避吃花生,一直持續到五歲大。

結果在原本皮膚檢查對花生沒過敏的人中,吃花生的有1.9%之後對花生過敏,避吃的則高達13.7%過敏。原本對花生過敏的人中,吃花生的有10.6%之後對花生過敏,避吃的則高達35.3%過敏。兩組都達到顯著的統計差異。如果不管一開始有沒有過敏,兩組加在一起統計,吃花生的有3.2%過敏,避吃的有17.2%過敏。顯示不管原本是否對花生過敏,如果能夠在一歲以下攝取花生,都能大幅度降低之後對花生過敏的風險





那麼,其他食物使否也適用此作法?應該什麼時候開始讓小孩接觸過敏原呢?接觸量要多還是少比較好?後續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又有一篇論文探討這個問題。他們讓1303名小朋友從三個月開始吃牛奶、花生、雞蛋、芝麻、魚過敏原,另一群則從一般斷奶建議時間(六個月大)開始吃過敏原。結果發現兩者的演變成過敏的比例雖然沒有明顯統計差異,但較早開始吃過敏原的人之後過敏的比例較低,而且吃較多量過敏原的人比吃較少量過敏原的人不易過敏。也間接呼應了給嬰兒吃過敏原有助於減少過敏的結論。讓小孩吃過敏原顯然相當安全,整個試驗中不曾出現過敏相關的嚴重併發症。


這個結果無疑讓很多曾經讓小孩做過過敏原檢測的家長大吃一驚。因為很多人驗出過敏原後,就開始地挖空心思避免讓小孩吃各種『過敏食品』,但機關算盡居然得到適得其反的結果。倒不如一開始就直接放膽讓小孩什麼都吃,反而之後比較不會過敏。

至於異位性皮膚炎的防治是否適用於這個原則?目前證據顯示塵蟎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重要性遠大於食物,因此筆者想先等進一步的研究出來再來討論這個問題。不過至少根據目前結論,完全不需要讓小孩避吃任何食物,應該什麼都吃,均衡飲食,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參考資料
1.  2015 Feb 26;372(9):803-13. doi: 10.1056/NEJMoa1414850. Epub 2015 Feb 23. Randomized trial of peanut consumption in infants at risk for peanut allergy.
2.  2016 May 5;374(18):1733-43. doi: 10.1056/NEJMoa1514210. Epub 2016 Mar 4. Randomized Trial of Introduction of Allergenic Foods in Breast-Fed Infants.
3.  2012 Jun;61(2):231-43. doi: 10.2332/allergolint.11-RA-0371. Epub 2012 Feb 25.Dissecting the causes of atopic dermatitis in children: less foods, more mites.



Saturday, July 2, 2016

還用抗生素藥膏擦皮膚外科傷口?你可能浪費錢卻換來更多問題!


結論:一般沒有感染的皮膚外科傷口(手術後的傷口),可以用凡士林/石蠟/防水敷料覆蓋就好,根本不需要擦外用抗生素。


有時幫開刀的病人拆線時,看到傷口附近很紅。

『你覺得傷口附近有什麼感覺?』筆者問。

對抗生素藥膏過敏的傷口

『是不會痛啦!可是最近幾天變得很癢,我想可能是快好了才會這樣。』病人不以為意。

『那你對藥膏過敏了啦!』

原來病人很認真擦藥、換藥,沒想到適得其反,居然造成傷口出現接觸性皮膚炎了。說起來筆者也要付點責任,因為那條抗生素藥膏正是筆者開出去的。

但是,這真的是不得已的。每次要幫病人手術,筆者常常會刻意『忘記』開那條抗生素藥膏。結果十次裡面有十一次病人都會跑回來敲門說:『醫師,你忘記開抗生素藥膏了。』每次向病人解釋這種傷口不用擦抗生素藥膏的理由,講了好幾次病人都不能接受,看著後面候診的幾十個病人,最後也只能隨波逐流了。

到底要不要開抗生素藥膏給一般非感染性的皮膚外科傷口(第一級/清潔傷口)

早期認為避免感染可以讓傷口癒合較好,所以建議給病人抗生素回家換藥。然而有些外用的抗生素會使傷口附近出現接觸性皮膚炎,況且一般情況下傷口的表皮在兩天之內就會長好,連要發展出感染(一般要至少三天)都不太容易。因此有些人開始挑戰術後傷口要用抗生素的說法:

1996年,有人拿992名患者的1249個傷口做比較,一半用抗生素藥膏(bacitracin),一半用凡士林(petrolatum)。結果兩者傷口的感染率沒有差異,但有些用抗生素藥膏的人出現接觸性皮膚炎,用凡士林的人則完全沒有。凡士林完勝。(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

2005年,有人拿147隻耳朵做Mohs(逐片切除腫瘤,邊切邊用顯微鏡看,直到切乾淨為止)手術後的傷口來實驗,分別擦抗生素藥膏(gentamicin)與凡士林,結果發現兩者發現化膿性(感染性)軟骨炎的比例差不多,但擦抗生素藥膏的傷口明顯較容易產生發炎性(非感染性)軟骨炎。凡士林完勝。(發表於皮膚外科期刊)

2006年,另一群人比較用密封式敷料(像Tegaderm等防水薄膜)的729個傷口,一組完全不擦、一組擦石蠟(paraffine)、一組擦抗生素藥膏(mupirocin),結果發現三者的感染率與併發症完全沒有差異。(發表於英國外科期刊)

2011年,拿三十位移除脂漏性老化(老人斑)志願者的傷口來實驗,在每個受試者身上移除兩塊類似的老人斑,一個傷口擦抗生素藥膏( polymyxin B sulfate+bacitracin),另一個擦凡士林,採用雙盲的方式來進行。結果兩者癒合的狀況完全一樣,但是有些擦抗生素的傷口又出現了接觸性皮膚炎。這次又是凡士林完勝。(發表於美國皮膚科醫學會期刊)

經過了十幾年的論戰,目前學界已經有共識:對於一般非感染性的皮膚外科傷口(第一級/清潔傷口)根本不需要使用外用抗生素,用了反而會有接觸性皮膚炎的問題。從經濟面看,抗生素藥膏的花費ˋ也造成了巨量的醫療資源浪費。建議可以用凡士林或是石蠟取代.

然而,由於民眾早已習慣傷口要擦抗生素藥膏,加上健保也給付這些項目,使得每天我們都被迫要開立這些處方給病人。如果不開立,就要花上大量的時間向病人解釋,或是受到病人無謂的質疑。如果真要遏止這種有害無益、浪費物力的醫療行為,就應該將這段事實寫入國中小健康教育課本,並且由政府帶頭宣傳才行。

目前如果政府財政有問題,筆者建議可以製作簡明、大字的公定海報,供所有醫療院所下載輸出,貼在診間教育民眾,這才是真正解決健保浪費,改善醫療品質的務實做法。

好吧,就由我來做海報,拋磚引玉好了。如果覺得還可以,也歡迎大家使用,寫明出處即可.




參考資料
1.Smack DP, Harrington AC, Dunn C, . Infection and allergy incidence in ambulatory surgery patients using white petrolatum vs bacitracin ointmen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1996;276:972–7
2. Campbell RM, Perlis CS, Fisher E, . Gentamicin ointment versus petrolatum for management of auricular wounds. Dermatol Surg. 2005;31:664–9
  • 3. Dixon AJ, Dixon MP, Dixon JB.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the effect of applying ointment to surgical wounds before occlusive dressing. Br J Surg. 2006;93:937–43
  • 4. Draelos ZD, Rizer RL, Trookman NS. A comparison of postprocedural wound care treatments: do antibiotic-based ointments improve outcomes? J Am Acad Dermatol. 2011;64:S23–9
  • 5. Saco MHowe NNathoo RCherpelis B.  Topical antibiotic prophylaxis for prevention of surgical wound infections from dermatologic procedures: 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2015 Apr;26(2):151-8.

Friday, July 1, 2016

食指、無名指長度的面相學與醫學


    從小就常聽哥哥姐姐們講述一些似是而非的『面相學』,例如嘴角的痣是貪吃痣,斷掌的男人會當大官、食指比無名指短的人比較有領導能力等等。後來多讀了一些書之後,才知道痣可以輕易除掉,斷掌常常是唐氏症等疾病特徵(唐氏症大約62%是斷掌)。漸漸也覺得這些面相學的知識大多是穿鑿附會,沒有太大的參考價值。

    然而這些面相學的知識雖然像一袋包裝俗艷的廉價的糖果,一味的死甜,有時袋裡也會摸到一粒維他命丸,像是食指與無名指比值(2D:4D ratio與醫學的關係就重要得多。大約從十九世紀後半,醫學界就一直注意到這項特徵與荷爾蒙(hormone)的關係。真正比較科學的探討出現在1930年。當時統計了201名男性與109名女性的手指長度,證實男性的食指與無名指比值較小,意味著雄性荷爾蒙較高的情況下,會讓無名指長得比食指長。之後這項發現雖然經過了幾十年都沒人特別關注,到了1983年Glenn Wilson發表女性決斷力與食指與無名指比值的關係,顯示無名指長的女性決斷力較佳,從此之後類似的研究就一直出現。


食指與無名指比值(2D: 4D ratio):食指長度除以無名指長度的比值。(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git_ratio#/media/File:Hand_zur_Abmessung_2D4D.jpg

    Glenn Wilson推測胎兒在子宮中的性荷爾蒙濃度造成了這個骨骼上的特徵,因此食指與無名指比值就成了雄性荷爾蒙的指標之一有很多人認為睪固酮是傳統男性性格的來源(果決、好鬥、數理空間能力強)的來源。所以這樣的環境中孕育的女性胎兒也比較具備男性性格,應該是相當合理的。由於這個結果就很合乎大家的想像:這種把食指與無名指比值與一些人類個性連結的研究也漸漸出現。

    於是,就有人開始拿食指與無名指比值與某些傾向的關係做文章,其中很著名的是同性戀(homosexuality(請注意:同性戀是自然的,不是疾病喔~)

    2000後幾年內,不同的幾個團隊做出了幾個關於同性戀與食指與無名指比值的研究。有幾個歐陸的研究發現男同性戀的食指與無名指比值較小(Rahman & Wilson, 2003),但在美國的研究卻剛好相反(Lippa, 2003; McFadden & Shubel, 2002),還有些研究做出來是沒有差異(Williams et al., 2000)。

    看到這裡,一些實事求是的醫師與筆者大概就會直接認為這種彷彿江湖術士論點的喪鐘已經敲響。誰知上述論點的擁護者居然又提出了一個新論點......

『所有同性戀者的食指與無名指比值都是一個介於0.96到0.97的常數!(Manning and Robinson, 2003)』

    這實在勁爆到不像真的。居然只要量一下食指與無名指的長度,就可以預知這個小孩會不會有同性戀傾向!?根據許多像是Theranos(號稱「一滴血」4小時內就可完成70種血液化驗)這類騙局的經驗:聽起來越完美無瑕的,越可能不是真的。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研究發現,不管是男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量出來的比值都差不多(Voracek M1Manning JTPonocny I, 2005),後續雖然有些研究又提到了食指與無名指比值與同性戀關係論點,但是限制越掛越多,一下說只限白人,又說只限男性...,看來這真的不算是好用的指標

同性戀部份的研究踢到鐵板後,對食指與無名指比值有興趣的研究者還是陸續做出很多該比值與其他人類健康關係的研究,例如筆者長期在治療的雄性禿(alopecia androgenetica)、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語言側化(speech laterality,男性的語言皮質集中在左前葉)、以及多囊性卵巢(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的關係,不過出來的結果正反參半。像是雄性禿與攝護腺癌似乎與較低的食指與無名指比值有關,但語言側化與多囊性卵巢卻沒有關係。

直到現在,學界的主流也大多不將食指與無名指比值當作某些疾病或傾向的強力指標。至少筆者本科之外,又詢問了精神、泌尿、小兒...以及日益珍稀的婦產科朋友,都沒有人聽到會說:『喔!那個數值很有參考價值...』。但因為用尺量一量食指與無名指的長度就可以預測很多性狀的論點實在太吸引人,讓很多人無法忘懷,看來短期之內,醫學界還會有很多這類煞有其事,卻未必實用的論點會不斷衍生出來。縱然食指與無名指的比值在醫學上不一定有那麼重要的意義,但至少這不算是一個會嚴重誤導人的觀念。或許某一天,它還會成為某些重要科學發現的靈感來源。

參考資料
1. Digit ratio (2D:4D) in homosexual and heterosexual men from Austria.
Voracek M, Manning JT, Ponocny I.Arch Sex Behav. 2005 Jun;34(3):335-40.
2. 2nd to 4th digit ratio and a universal mean for prenatal testosterone in homosexual men.  2003 Aug;61(2):303-6.
3. Is digit ratio (2D:4D) a reliable pointer to speech laterality?
 2016 Mar 15;301:258-61. doi: 10.1016/j.bbr.2015.12.042. Epub 2015 Dec 30.
4. Comparison of digit ratio (2D:4D) between Brazilian men with and without prostate cancer.  2016 Mar;19(1):107-10. doi: 10.1038/pcan.2015.62. Epub 2016 Jan 12. Mendes PHMartelli DRde Melo Costa SGonçalves EMacedo CPSilveira MFMartelli Júnior H.
5. Are 2D:4D finger-length ratios an indicator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in males?Bilgic Ö, Altınyazar HC, Eryılmaz D, Tuğrul ZA. An Bras Dermatol. 2016 Apr;91(2):156-9. doi: 10.1590/abd1806-4841.20164622.
6. Digit ratios do not serve as anatomical evidence of prenatal androgen exposure in clinical phenotypes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Lujan ME, Bloski TG, Chizen DR, Lehotay DC, Pierson RA. Hum Reprod. 2010 Jan;25(1):204-11. doi: 10.1093/humrep/dep363. Epub 2009 Oct 24.
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igit_ratio  要看與食指與無名指比值有關的人類性狀可看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