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27, 2019

李梅樹作品中隱含的二二八意象

適逢二二八紀念日,不能免俗地要來談一下七十二年前發生的一些事情。今天要來談談的是筆者最喜愛的臺灣畫家-李梅樹先生面對這個事件的一些往事,以及可能造成的轉變。

筆者喜歡李梅樹的作品的原因,一方面由於筆者學西畫,畫西畫的李梅樹還是比較合我胃口。另一方面是因為身為六分之一的三峽人,李梅樹的生平與藝術作品幾乎成了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在藝術家出版社的「臺灣美術全集」絕版之際,筆者有幸透過關係買到了因瑕疵賣不出去的出版社最後一本存貨,也因此有機會一覽他的作品風格轉變。

由於藝術是很主觀的事情,對於作品的解讀可以有不同看法,對於畫家心境的揣摩,筆者只能提出一些著作來佐證,也尊重其他不同的意見。

1947年前後出了什麼事?


眾所皆知,畫壇在1947年最大的衝擊就是當時已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與「中國國民黨」的陳澄波被槍決。與陳澄波同樣身為「臺陽美術協會」一員的李梅樹必然有所耳聞。

李梅樹本身也受到直接的衝擊,根據維基百科,1946年三峽街改制為三峽鎮,李梅樹因其之前的政治表現與資歷當選為鎮民代表,進而被推選為鎮民代表大會主席。在二二八事件爆發之後他理性呼籲避免省籍衝突,使三峽民眾免於傷亡。(1)雖然關於二二八事件中李梅樹的作為,筆者找不到其他可靠文獻紀載,但當時身為鎮民代表大會主席的他勢必承受著極大的壓力,三峽區當時不是沒有發生事情,根據歷史:當時新莊、三峽民眾圍攻派出所,派出所員警投降(2),但後來傷亡確實不大。

1947年對畫家風格的影響

在1947年附近,李梅樹畫了一些巨幅的人物群像,這些畫是長這樣的。這些畫作的人物氛圍與背景,大家覺得跟誰很像?
李梅樹《黃昏》1948,為大型人物群像。
李梅樹《郊遊》1948,為大型人物群像。

個人覺得是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1814—1875),十九世紀中期專門描繪農民、田野的畫家。在米勒的年代,他的《拾穗》、《扶鋤的男子》等畫作,被解讀為通過表現農民的艱辛煽動社會不滿情緒,當年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者則想把米勒拉進入他們的陣營(3)。
米勒《拾穗》

筆者相信李梅樹當時出現這種風格應非故意,從他在二二八事件安全下莊就可以知道他有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只是在那個動盪的年代,這種巨幅人物群像似乎在政治上不正確,容易衍生很多不必要的想像。加上李梅樹之後擔任一連串的公職,以及三峽祖師廟的重建開始,讓他無法花費大量心力進行複雜的構圖(3)。因此隨後李梅樹的作品就變成了只有一兩人,極少超過三人的人物像,先前常出現的田野也不復出現。
李梅樹《戲水》1979,後期的人物畫光影處理手法精湛,多為單一人物。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表情。《郊遊》(1948)或是《黃昏》(1948)要下班時,應該是大家都很高興的時刻。但所有人的表情都不太愉快(可以跟1935年的《小憩之女》相比)。一樣是1948年的作品《春滿》,除了承襲上述人物畫的,手中拿著玉蘭花與枯枝,也有人認為是對於二二八事件的追憶(5)。
李梅樹《春滿》1948

李梅樹《小憩之女》1935年,當時的表情很輕鬆愉快。

李梅樹先生算是很能處理各種衝突的高手,從他後續在營建三峽祖師廟的過程中可以窺知一二,因此他的作品不會涉及太多隱含與影射。只是這些歷史的傷痕,還是以另一種很含蓄的方式保留下來。

參考資料

(1)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E%E6%A2%85%E6%A8%B9
(2)https://gushi.tw/%E4%BA%8C%E4%BA%8C%E5%85%AB%E9%81%8E%E5%BE%8C%EF%BC%8C%E6%88%B0%E9%AC%A5%E6%89%8D%E5%89%9B%E5%89%9B%E9%96%8B%E5%A7%8B%E2%94%80%E2%94%80%E8%AA%B2%E6%9C%AC%E6%B2%92%E5%91%8A%E8%A8%B4%E4%BD%A0%E7%9A%84/
(3)http://www.epochtimes.com/b5/15/9/5/n4520587.htm
(4)臺灣美術全集5-李梅樹,藝術家出版社,初版,1992年,第23頁。

(5)台灣美術史綱,藝術家出版社,四版,2015年10月,第303頁。

(6)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tw/limeishu/limeishu.htm
(7)https://limeishu.org.tw/intro/museum/5b8e97c049454bae17185cd9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